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它文件

【建议提案】中山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158号建议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9-24 分享:

鄂艳霞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多动症综合防治及纳入医保慢性病管理的建议》(建议第2025158号)收悉。经综合会办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局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对建议内容的总体表态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工作,不断完善医保政策,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稳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你们对我市将多动症纳入医保慢性病管理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局及相关单位将进一步吸收借鉴,争取减轻多动症患儿家庭负担。

  二、对建议内容的归纳分析

  你们从多动症患儿的现状分析,了解到其学业、社交和家庭生活均受到影响,从而提出五条宝贵建议:一是将多动症纳入医保慢性病管理;二是加强宣传,提高公众认知;三是完善筛查与诊断体系;四是推广综合治疗模式;五是构建多方协作平台。

  三、对建议内容的回应

  (一)关于“将多动症纳入医保慢性病管理:建议将多动症正式纳入医保慢性病管理范畴,将相关药物、康复训练及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切实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压力”的建议。

  部分采纳该建议。

  2021年,我市贯彻落实《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病种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医保规〔2020〕4号,以下简称《省门特办法》)文件规定,实施58种门诊特定病种,其中52种门诊特定病种由省统一规定,其余6种门诊特定病种为《省门特办法》实施前我市已开展的,可继续保障。各市要执行全省统一的门特范围,不得自行调整。

  目前,我市没有权限将多动症纳入门诊特定病种范围,但多动症参保人可按规定享受我市普通门诊、住院、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博爱康”待遇。普通门诊不设起付标准,按参保类别和医院级别不同,报销比例可达50%~80%不等,2025年度居民一档和居民二档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为2495元、3118元。住院按参保类别和医院级别不同,报销比例可达80%-95%,2025年度居民一档和居民二档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为499032元、998064元。大病保险分段报销,按参保类别和个人支付的合规医疗费用不同,住院报销比例可达60%-85%,2025年度居民一档和居民二档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为元249516元、499032元。医疗救助对象,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支付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按规定享受医疗救助待遇,报销比例可达70%-100%不等,年度限额15-20万元不等。我市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博爱康”,设置“指定心理病种相关费用保障”,18周岁及以下患多动症的“博爱康”参保人经本市二级及以上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专科医生开具诊断证明患有抑郁障碍、焦虑相关障碍和双向相关障碍心理疾病,并在本市二级及以上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使用治疗性药物(不包含目录外中药饮片)或进行心理治疗,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报销后个人负担费用,累计1000元以内的支付100%,最高支付限额为1000元。

  经查国家医保信息平台,2024年我市参保人因多动症住院的共计18人、22人次,医疗总费用18.87万元,医保费用16.84万元,医保基金支付11.86万元。

  (二)关于“加强宣传,提高公众认知: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多种渠道,加强多动症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多动症的认识和理解,减少社会误解和歧视, 营造包容和支持的社会环境”的建议。

  吸收采纳该建议。

  我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对普通学校资源中心、资源教室和随班就读等工作开展常态化巡回指导,结合各项活动如全国助残日等开展融合教育宣传宣导,引导学校、老师和家长接纳特殊儿童,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融合教育环境。今年5月,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联合市教育体育局关工委开展多动症儿童融合教育主题宣导,邀请教育学者、专业医师开展专题讲座,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案例,提高教师对于多动症的认识和理解。

  (三)关于“完善筛查与诊断体系:建立健全多动症的筛查与诊断机制,包括在学校开展常规筛查,确保患儿能够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治疗”的建议。

  吸收采纳该建议。

  市卫生健康局将积极协调市内各专科医疗机构,如充分利用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及中山市博爱医院专科资源,加强市内其他医疗机构儿科、精神心理科、儿少心理门诊等相关科室建设,提升专业医护人员对多动症的筛查与诊断能力。同时,联合教育和体育部门,在学校开展多动症筛查知识培训,指导学校配合医疗机构开展常规筛查工作,确保早发现、早干预。目前随班就读儿童认定主要是由家长提出,就读学校通过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师、心理教师开展相关工作。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结合学校需求跟进特殊儿童评估、教育方案指导等工作,针对特殊儿童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努力为特殊儿童提供最适宜的教育。

  市教育体育局高度重视儿童健康工作,始终将儿童心理健康作为重点任务之一,积极推动相关政策落实和项目实施。我市开展了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项目,成功将儿童孤独症筛查纳入民生实事范畴,拟定计划从2024年开始,连续三年面向全市0-6岁儿童开展孤独症初筛工作。2024年全年累计已为24.8万名0-6岁儿童提供服务,筛查率高达76.94%,初筛阳性率约为1.27%。因孤独症和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在症状上存在部分重叠,阳性儿童仍需要进一步鉴别诊断。

  (四)关于“推广综合治疗模式:鼓励采用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策略,包括行为疗法、认知行为治疗、教育干预及家庭支持等,以个性化方案满足患儿多样化需求”的建议。

  吸收采纳该建议。

  市卫生健康局将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整合儿科、心理科、康复科等资源,为多动症患儿提供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加强专业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在行为疗法、认知行为治疗等方面的专业水平,满足患儿多样化治疗需求,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发展。

  (五)关于“构建多方协作平台:建立由政府、医疗机构、学校、家庭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方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协同推进多动症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工作”的建议

  吸收采纳该建议。

  市教育体育局(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市卫生健康局和市医保局等部门将加强合作,多部门协同推进多动症防治工作,推动从“单一诊疗”向“全链条、多维度”管理转变,提升预防、诊断、干预的效率与效果,更好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医疗保障工作的关心支持。

  

中山市医疗保障局

  202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