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
医保电子凭证
已在全国各地陆续上线了
赶快来激活和绑定
中山市医疗保障局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医保服务创新,把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不懈动力。2021年,“全面推广使用医保电子凭证”项目列入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市医保局以市镇联动、系统改造、技术攻关、多维宣传为抓手,让参保人享受一“码”购药、就医缴费、异地就医备案等多项灵活便捷的医保服务。
用汗水激活“码”动力
医保电子凭证是全国医保线上业务唯一身份凭证,具有方便快捷、全国通用、应用丰富、安全可靠的优势。
目前,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博爱医院等50多家医疗机构和中智、大参林、海王星辰等600多家定点药店已开通医保电子凭证支付。一“码”便可实现药店购药、就医缴费、大厅认证、异地就医备案等多项无卡便民服务。
市医保局联动数百家医疗机构和药店共研对策,合力奋战,攻克我市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后系统改造难题,协调开发公司完善医保电子凭证功能,解决用“码”涉及的集采药品价格精准度、发票信息准确度,便民自助终端机的功能改造等综合连锁问题。连续加班奋战的汗水终于换来了医保电子凭证“码”力大幅提升。
用情智推动“码”上用
医保电子凭证上线初期,群众知晓率和认知度不高,为了让更广大的参保人能享受这项医保改革红利,市医保局全体党员干部用情怀和智慧,想方设法推动医保电子凭证的开通使用。一是借好外力。在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的帮助下,找准为群众办实事的切入点,借鉴组内其他单位的有益做法,同时借力教育、民政等兄弟单位共同推广,促使“码”上用。二是用足内力。市医保局全体党员干部出动开展“三服务”活动,无缝对接24个镇街医保经办开展宣传指导,发出《关于协助转发<关于配合全面推广激活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工作的通知>的函》。三是统筹合力。做到宣传线上齐发力,线下同给力。线上通过“中山医保”和各定点医疗机构公众号、微信群等发布宣传信息10多条;通过推广码、奖励金等创新引导措施加“码”推进激活使用。线下通过“医保学堂”等形式开展户外宣传活动数十场;对57家定点医疗机构和826家定点药店进行宣传培训。联动各定点医疗机构组成一支366人的全市医保宣传应急队伍。截至8月9日,开通医保电子凭证参保人已过百万,激活率达40.9%。
用创新实现“码”上行
市医保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以率先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为契机,积极与卫健、政数等部门对接,探索医保电子凭证线上结算、外购处方流转、医保电子凭证和健康码融合使用等新功能,扩展医保电子凭证功能应用场景,满足人民群众对便捷医疗服务的需求,为参保人就医买药提供更多优质、便利、高效的服务。一是推进“码”上服务全覆盖。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协调会议、驻点医疗机构现场,研究推进医保电子凭证使用和推广工作。二是拓宽用“码”新场景。市医保局积极与各定点医疗机构对接,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力促各大医疗机构早日实现医保电子凭证线上“微”支付。通过3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市人民医院在全省率先依托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实现门诊就医缴费“码”上行。参保人在微信端绑定社保卡,只要激活了医保电子凭证便可实现全流程线上支付,真正实现了省时、省心、省排队。
▲市人民医院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前,繁忙时段的缴费队伍。
▲市人民医院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后,繁忙时段的缴费队伍。
目前,市人民医院门诊日均结算约8000人次,使用医保电子凭证“码”上支付后,人均结算时间从原来的20分钟缩减至2分钟左右,门诊大厅原来人山人海,如今舒适通畅。市人民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感慨地说道:“医保电子凭证切实有效地帮助了群众,大大提升了医院的工作效率,真正实现了‘一码’通行看病无忧”。
依托医保电子凭证的医保支付,力促医保服务实现“三减三提升”。减少患者等候时间。避免反复排队耗时耗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减少收费前台人员集聚,提供了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化的就医服务;减轻疫情防控压力,医保电子凭证支付成为患者无接触支付的最佳选择,轻降低了交叉感染,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提升群众就医服务体验,简化就医流程,解决“缴费难”问题;提升医院整体服务和管理运作水平。整合医院人员配置,促进工作效率提升;提升了党史学习的成效。市医保局从百年党史中感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变为强而有力的工作举措。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了学史力行的效果,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
下一步,市医保局将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学深悟透,深度结合医保服务和党史学习教育,大力促进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建设,让便民利民的好举措惠及更多群众,凝聚起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